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凡胎杳难升,路绝三千秋。的解释

8个月前 (02-04)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求仙难

凡胎杳难升,路绝三千秋。的解释

唐·李群玉

凡胎杳难升,路绝三千秋。

仙骨未易得,云车何处求。

丹砂空有术,白日自成愁。

欲问蓬莱事,青山空悠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五言律诗见长,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

译文

凡人的肉身难以升天成仙,通往仙境的道路已经断绝了三千个秋天。

仙人的骨骼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哪里去寻找那载仙人的云车呢?

炼丹砂的方法虽然存在,但白日飞升却成了无尽的忧愁。

想要询问蓬莱仙境的事情,只见青山连绵,空旷无垠,无从得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凡人追求仙道却难以实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仙境难寻的感慨,诗中“凡胎杳难升,路绝三千秋”直接点明了凡人成仙的艰难,而“仙骨未易得,云车何处求”则进一步强调了仙道的遥不可及,后两句则通过炼丹砂和白日飞升的典故,以及询问蓬莱仙境的虚妄,深化了主题,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仙境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凡人和仙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仙境的虚幻,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炼丹砂和白日飞升等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哀愁,又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都在追求诗歌的艺术完美和人生哲理的表达,李群玉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自然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仙境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在唐代,道教盛行,许多人都在寻求长生不老和飞升成仙的方法,但现实却往往令人失望,这首诗正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和批判。

“凡胎杳难升,路绝三千秋。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