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04)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叹慈恩寺僧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出自哪首诗?

唐·白居易

云水埋名姓,林泉得性情。

三峰虽云远,回首是归程。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

弄假成真翻覆手,开花结子尽成空。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在云水之间隐姓埋名,于林泉之中修养性情,虽然那三座山峰看似遥远,但回首间,那里便是我心灵的归宿,从前哪里能知晓古代圣贤的心意,慈悲之心反而给后代子孙带来了灾祸,弄假成真,世事无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些曾经的努力和期望,最终都化为了泡影,开花结果却尽成空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隐居于山林中的僧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慈悲反被慈悲误的感慨,诗人以僧人的视角,反思了慈悲与后果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修行与家族命运之间的微妙联系。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含蓄而深沉,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联和颔联描绘了僧人的隐居生活,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却笔锋一转,以“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为引子,揭示了慈悲与灾祸之间的悖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捉弄的无奈与感慨。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需要注意到诗人对“慈悲”这一概念的复杂态度,慈悲是佛教中重要的美德;过度的慈悲也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这种矛盾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考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经历有关,白居易一生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他不仅在诗歌中多次表达对佛教的敬仰和向往,还在晚年时期积极参与佛教活动,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隐居或游历山林时,对佛教慈悲观念进行深刻反思后所创作的,通过这首诗,白居易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捉弄的感慨,同时也对慈悲与灾祸之间的悖论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