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随造而来乘化去,不知何物是吾身。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05)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神释》

随造而来乘化去,不知何物是吾身。出自哪首诗?

东晋·陶渊明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此举?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随造而来乘化去,不知何物是吾身。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诗歌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大自然运转着陶钧(指天地自然),万物萌生、成长、繁衍、凋落,都按照自然法则运行,人作为三才(天、地、人)之一,难道不也是因为自然的缘故而存在吗?我与你(指自然)虽然形态不同,但生命却相互依存,既然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怎能不互相倾诉心声呢?三皇五帝那些大圣人,如今又在哪里?彭祖虽然长寿,但也无法永远留住生命,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无论是贤人还是愚人,最终都将走向死亡,无一例外,每天沉醉于酒乡或许能够暂时忘却生死,但这岂不是在加速生命的消逝吗?建立善行是我常常感到欣慰的事情,但又有谁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过分地忧虑生死问题只会伤害我的身心,还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吧,在自然的怀抱中放纵自己,既不欢喜也不恐惧,生命到了尽头就该结束,没有必要过多地忧虑,随着自然的造化而来,又随着自然的变迁而去,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何物,更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将归于何处。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生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万物都遵循自然的法则运行,人也不例外,他反对过分忧虑生死问题,主张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在自然的怀抱中,他既不欢喜也不恐惧,生命到了尽头就该结束,没有必要过多地忧虑,这种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思想体现了陶渊明独特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形影神三首》之一,通过“神”与“形”、“影”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诗中“随造而来乘化去,不知何物是吾身”一句,更是将诗人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思想推向了高潮,诗人认为生命是自然的产物,随着自然的造化而来,又随着自然的变迁而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何物,更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将归于何处,这种对生命的豁达和超脱,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素养和人生智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东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陶渊明身处乱世之中,深感人生无常和生命脆弱,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哲学观和人生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反思和追求。

“随造而来乘化去,不知何物是吾身。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