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蛮云结暝长为雨,沅芷浮香不断流。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湘水吟

蛮云结暝长为雨,沅芷浮香不断流。全诗是什么?

唐·杜荀鹤

蛮云结暝长为雨,沅芷浮香不断流。

行客欲归时暝色,东风满树花悠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隐居庐山,后游于长安等地,以诗名世,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个人抱负和反映社会现实,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部分作品被收入《唐风集》中。

译文

蛮地的云雾凝结成黄昏的暮色,长久地化为细雨绵绵;沅水岸边的芷草散发着阵阵芳香,香气随着流水不断飘散,行旅之人想要归家时,天色已晚,暮色四合;而东风吹拂,满树的花朵悠然自得地摇曳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湘水(此处以沅水代指,沅水是湘水的支流)畔的自然景色和行人的感受,首句“蛮云结暝长为雨”描绘了湘水地区的云雾缭绕、细雨连绵的景象;次句“沅芷浮香不断流”则通过芷草的香气,展现了湘水的清新与生机,后两句则转而写行人的感受,暮色中的归心似箭与东风吹拂下的满树繁花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归途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水畔的自然风光,通过云雾、雨水、芷草、花香等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行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图,展现了杜荀鹤高超的诗歌技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杜荀鹤在游历湘水地区时所作,在唐代,湘水地区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杜荀鹤在游历过程中,被湘水畔的自然景色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湘水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蛮云结暝长为雨,沅芷浮香不断流。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