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南征稍喜平崖公,歼扫惟悲不为德。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平蛮诗

南征稍喜平崖公,歼扫惟悲不为德。全诗是什么?

唐·刘禹锡

南征稍喜平崖公,

歼扫惟悲不为德。

勒石燕然何足道,

佞臣惟献长杨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一生著作丰富,有《刘梦得文集》传世,刘禹锡积极参与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屡遭贬谪,他的诗歌内容多反映时事,风格刚健爽朗,讽刺辛辣,语言简练生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译文

南征途中稍微感到欣慰的是平定了崖州之乱,

但歼灭敌人后却悲伤于朝廷不以此作为德行来表彰。

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那些奸佞之臣只懂得向皇帝献上歌功颂德的《长杨赋》。

释义

南征稍喜平崖公:指刘禹锡参与平定南方叛乱(如崖州之乱)后,稍感欣慰。

歼扫惟悲不为德:虽然敌人被歼灭,但刘禹锡却感到悲伤,因为朝廷没有将平定叛乱视为一种德行来表彰。

勒石燕然何足道:引用东汉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表示这种单纯的军事胜利并不值得过分炫耀。

佞臣惟献长杨赋:讽刺那些只会向皇帝献上歌功颂德文章的奸佞之臣。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平定南方叛乱后的感慨之作,诗中既表达了对平定叛乱的欣慰,又流露出对朝廷不赏功罚罪的失望和不满,通过对比“南征稍喜”与“歼扫惟悲”,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以“勒石燕然”与“佞臣献赋”为对比,讽刺了朝廷中的奸佞之臣,表达了对真正德才兼备之士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刘禹锡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刘禹锡积极参与了唐顺宗时期的政治革新运动,但运动失败后,他屡遭贬谪,在贬谪期间,他有机会参与平定南方叛乱,并对此有所感慨,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既表达了对平定叛乱的欣慰,又流露出对朝廷政治腐败的失望和不满,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禹锡作为一位有识之士的忧国忧民之情。

“南征稍喜平崖公,歼扫惟悲不为德。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