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隔千里兮共明月,相思两地寸心悬。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望月怀远

隔千里兮共明月,相思两地寸心悬。下一句是什么?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隔千里兮共明月,相思两地寸心悬”为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译与情感延伸,并非原诗直接语句,但准确表达了原诗意境。)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文学家、诗人,自幼聪敏好学,七岁能文,唐玄宗即位后,迁右拾遗,历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多情的人怨恨夜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释义

本诗通过描写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首联描绘了明月从海面升起的壮丽景象,并引出“天涯共此时”的普遍情感;颔联直接抒发因思念而生的怨情;颈联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灭烛、披衣)表现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相思之苦;尾联则表达了无法传递思念的无奈,只能寄希望于梦境的凄美愿望。

赏析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以其深情而含蓄的表达,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人类共有的情感——无论距离多远,都能共享同一轮明月,寄托着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这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使得诗句具有了普遍性和永恒性,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张九龄的生平及作品风格,可以推测此诗可能作于他在朝中为官,远离家乡,思念亲人之时,张九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但他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对国家的忠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便更加显得深沉而真挚,通过《望月怀远》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隔千里兮共明月,相思两地寸心悬。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