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缥缈危栏曲槛,遥天尽、日脚初平。的释义

7个月前 (02-11)诗词赏析13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缥缈危栏曲槛,遥天尽、日脚初平。的释义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上洒落,经过一场秋雨的洗涤,江面和天空呈现出一片清冷肃穆的景色,秋风渐起,吹得草木摇落,河流山川显得冷落萧条,落日的余晖照耀在高楼之上,四处都是花残叶败,美好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无声无息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帆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缥缈危栏曲槛,遥天尽、日脚初平”虽未直接出现在此词中,但意境相近,表达了词人倚栏远眺,天际初明的孤独与愁思。)

释义

此词通过对暮雨洒江天、霜风凄紧、关河冷落、红衰翠减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词人登高远望、归思难收的情怀抒发,表达了词人漂泊江湖的愁思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的写景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和渲染,全词写景状物细致入微,以铺叙见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词中描绘了清秋时节的江天景色,既有壮阔苍茫之感,又有萧瑟凄凉之悲,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调,下片则直接抒发词人的思乡之情和漂泊之苦,情感真挚,动人心弦,词人通过想象佳人在妆楼颙望,误认归舟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表达,使全词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为生计所迫,时常流连于歌楼舞榭之间,与歌妓们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词很可能是词人在漂泊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时所作,词人通过描绘清秋时节的江天景色和自身的漂泊经历,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也反映了词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缥缈危栏曲槛,遥天尽、日脚初平。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