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燕鸿曾寄去年书,汉皋不记来时路。的释义

7个月前 (02-1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人

燕鸿曾寄去年书,汉皋不记来时路。的释义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燕鸿曾寄去年书,汉皋不记来时路。(此二句虽非直接出自上首《鹧鸪天》,但可视为辛弃疾作品中相似意境的提炼与融合,用于解析时作为扩展意境参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北伐,提出许多恢复失地的建议,都未被采纳,晚年退隐江西上饶,作品有《稼轩长短句》等。

译文

(针对《鹧鸪天·送人》整体)

唱完了《阳关三叠》离歌,眼泪还未擦干,功名利禄不过是身外之物,还是多吃点吧,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道路坎坷曲折,才真是令人难以行走啊!

(扩展意境)“燕鸿曾寄去年书”,如同燕子般远行的朋友去年曾寄来书信;“汉皋不记来时路”,就连那曾经踏过的汉水之滨的皋地,如今也已忘却了归来的路途。

释义

此词上阕述离情,下阕叹世路,描写了长亭送别时的情景,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友人深切的惜别之情,全词直抒胸臆,词人仕途坎坷,壮志未酬,心中愤懑不平,一腔愁绪无处发泄,便尽倾于送别之时的感怀述说之中,慷慨悲凉,情感真挚。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以送别为题,却不仅仅是抒发离愁别绪,更蕴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慨,上片通过唱别歌、劝加餐等细节描写,展现了离别的深情与无奈;下片则笔锋一转,由离别之悲转向对人生道路的沉思,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一句,更是将个人的悲欢离合上升到历史的高度,显示出词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燕鸿曾寄去年书,汉皋不记来时路”虽非原句,但这两句所营造的意境,与全词的情感基调相契合,都表达了对于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辛弃疾中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多次遭到排挤和打压,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在一次送别友人的场合中,词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鹧鸪天·送人》,而“燕鸿曾寄去年书,汉皋不记来时路”的意境,则可能是词人多年漂泊、历经沧桑后,对过往经历的一种回顾与感慨。

“燕鸿曾寄去年书,汉皋不记来时路。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