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下渊明休官例,和一篇归去来兮。全诗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照下渊明休官例,和一篇归去来兮”,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宋·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门外沧浪水麾,直送江入海。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见渊明,问我如何?曾比仲尼临川未。
请公为我,从容流盼,觅取中流誓。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
照下渊明休官例,和一篇归去来兮。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晚年退隐江西上饶,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译文
新居的三条小路刚刚修好,鹤和猿都感到惊奇,稼轩(辛弃疾自称)还未到来,我自信能像云山一样自在,平生的意气风发,却遭到那些衣冠楚楚之人的嘲笑,说我到死都只能与尘埃为伴,门外是沧浪之水,一直流向江海,才刚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指新居)离去。
如果见到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请代我问候他,并问他我是否能像孔子在川上感叹时光流逝那样,从容不迫地面对人生,请他为我留意,寻找那中流击水的誓言,小儿误以为我脸色红润是健康的表现,一笑之下哪知那是酒后的红晕,我就照着陶渊明休官归隐的先例,和一篇《归去来兮辞》吧。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通过描绘新居的环境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他也借陶渊明之口,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豪放洒脱的笔触,展现了辛弃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辛弃疾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他也通过小儿的误解,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酒醉人生的态度,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辛弃疾豪放词风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上饶期间,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朝廷排挤和打压,壮志难酬,心灰意冷,他选择了退隐山林,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首词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