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4)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花萼楼

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下一句是什么?

唐·徐铉

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

天乐飘飖非世曲,仙风吹下御炉烟。

作者及朝代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南唐时,累官至吏部尚书、知政事、枢密使等职,后随南唐后主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徐铉工于文辞,精小学,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所撰《琵琶行》等亦颇传诵,有《骑省集》等传世。

作者简介

徐铉是南唐至北宋初期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文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还精通小学(即古代的文字学),曾参与校定《说文解字》等重要典籍,归宋后,虽然政治地位不如南唐时显赫,但在文学上的成就依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译文

清晨时分,我在花萼楼中参加宴会,期间多次吟唱和应和着雅颂之音,那天上的乐曲悠扬非凡,不似人间的曲调,仿佛是仙风吹送着御炉中的香烟,让人心旷神怡。

释义

“朝来花萼楼中宴”描述了宴会的时间和地点,花萼楼是当时的宫殿建筑,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繁华。“数曲赓歌雅颂间”则描绘了宴会中的音乐活动,雅颂是古代的音乐和诗歌体裁,这里用来形容宴会的文化氛围高雅。“天乐飘飖非世曲”形容音乐的美妙非凡,如同天上的乐曲一般。“仙风吹下御炉烟”则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神秘和庄严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萼楼中的宴会场景,展现了皇家宴会的奢华与高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中的音乐活动,通过“雅颂”这一古代的音乐和诗歌体裁,强调了宴会的文化氛围,诗人还通过“天乐”和“仙风”等意象,将宴会场景与天上的仙境相联系,进一步提升了宴会的神秘和庄严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徐铉作为文学家的才华和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徐铉在南唐或北宋时期的宫廷生活有关,花萼楼作为当时的宫殿建筑,是皇家举办宴会和庆典的重要场所,徐铉作为当时的文人墨客,有机会参与这些宴会并创作相关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参加某次宴会后,有感而发所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宫廷宴会的奢华与高雅,以及徐铉作为文学家的才华和造诣。

“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