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晚济桃花浪,走马晴嘶柳絮风。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寻访,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其中两句为:
扁舟晚济桃花浪,走马晴嘶柳絮风。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整首诗译文较长,仅译出关键两句)
傍晚时分,一叶扁舟悠然渡过桃花盛开的河面;晴朗的日子里,马儿在柳絮飘飞中欢快地嘶鸣。
释义
“扁舟晚济桃花浪”描绘了傍晚时分,一叶小舟在桃花盛开的河面上悠然前行的景象,桃花浪指的是桃花盛开时河面泛起的浪花,寓意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走马晴嘶柳絮风”则展现了晴朗天气下,马儿在柳絮飘飞的春风中欢快嘶鸣的场景,柳絮风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柳絮飘飞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生机。
赏析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扁舟与桃花浪、走马与柳絮风的组合,不仅描绘出了春天的自然景色,还寓含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王维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节,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春景之中,这两句诗也体现了王维诗歌中常见的“诗中有画”的特点,将诗歌与绘画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创作背景
《桃源行》是王维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作的一首长篇歌行体诗,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祥和的理想世界,王维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这一理想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维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有关,王维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他渴望找到一个与世无争、宁静祥和的避世之所,而桃花源正是他心中理想的避世之所,他在诗中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两句诗也反映了王维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