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从军行

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全诗是什么?

唐·王昌龄

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

挥鞭决辔安能缓,送尔西行畏日迟。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698年—约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佞臣张镐诬陷,被贬为龙标尉,至德二载(757年),闻李光弼率兵东征讨贼,他北上准备从军报国,不幸染疾,途经亳州,病逝于途中,时年六十一岁,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著有《王右丞集》《王昌龄集》等。

译文

我骑着快马如同飞驰一般,腰间佩带着雕弓,老莱子(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或友人,表现其虽老犹壮)的衣裳上也披上了战袍,挥鞭扬鞭,怎么能让马儿慢下来呢?送你西行,我只怕太阳落山,时光匆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或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场景,通过“仆带雕弓马似飞”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出征者的英姿飒爽和急切心情,而“老莱衣上著戎衣”则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愿为国效力的决心和豪情,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和出征的毅然决然。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出征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仆带雕弓马似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出征者骑术高超、武艺精湛的形象,为全诗奠定了激昂的基调,次句“老莱衣上著戎衣”则通过借喻,表达了诗人虽老犹壮、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后两句则通过“挥鞭决辔安能缓”和“送尔西行畏日迟”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出征的毅然决然和对时间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昌龄晚年时期,当时国家正值动荡不安之际,外有强敌侵扰,内有奸臣当道,诗人虽已年迈,但仍心系国家安危,渴望为国效力,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或友人即将出征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的“老莱”常被解释为古代孝子老莱子的典故,但在此诗中更可能是诗人借以自喻或喻指友人,以表现其虽老犹壮、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在解读时应结合全诗意境和创作背景进行综合分析。

“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