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树色川光入暮秋,使车西发不胜愁。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11)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秋日行旅

树色川光入暮秋,使车西发不胜愁。出自哪首诗?

唐·耿湋

树色川光入暮秋,使车西发不胜愁。

寒烟衰草凄迷处,落日孤城鼓角幽。

行客衣单望北泪,归鸿声断隔南洲。

此身何处寄归程,长路漫漫夜悠悠。

作者简介

耿湋,唐代诗人,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763年前后在世,宝应二年(763)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左补阙等职,工诗,风格近王孟,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唱和、送别之作,内容较为单薄,有《耿湋集》二卷传世。

译文

树木与河川在暮秋时节呈现出深邃的色彩,我乘着出使的车马向西出发,心中充满了难以承受的愁绪,沿途是寒烟笼罩的枯草,景象凄迷,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孤城,鼓角之声幽远而凄凉,我这个行旅之人衣衫单薄,望着北方不禁泪流满面,归雁的叫声也被南洲隔断,无法传递我的思乡之情,我身在何方,又将归向何处?漫长的道路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悠远无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秋时节出使西行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旅途的孤独愁苦。

赏析

首联“树色川光入暮秋,使车西发不胜愁”直接点题,既描绘了暮秋时节的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即将西行出使的愁绪,颔联“寒烟衰草凄迷处,落日孤城鼓角幽”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荒凉与凄清,寒烟、衰草、孤城、鼓角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萧瑟的画面,颈联“行客衣单望北泪,归鸿声断隔南洲”则从个人感受出发,通过“衣单”、“望北泪”、“归鸿声断”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尾联“此身何处寄归程,长路漫漫夜悠悠”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和对归期的无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旅途的愁苦,诗中的意象选择也颇具匠心,寒烟、衰草、孤城、鼓角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萧瑟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耿湋出使西行的途中,唐代时期,文人官员常因公务或贬谪而远离家乡,长途跋涉,旅途艰辛,耿湋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暮秋时节的景色和旅途的荒凉,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旅途的孤独愁苦,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官员在仕途中的艰辛与无奈。

“树色川光入暮秋,使车西发不胜愁。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