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八才素擅高阳里,五返曾迂使者车。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22)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赠别高阳酒徒

八才素擅高阳里,五返曾迂使者车。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颀

嗜酒爱风竹,卜居近酒家。

啸天吟句动寒烟,醉月琴声断落霞。

八才素擅高阳里,五返曾迂使者车。

今日送君君莫恨,功成名遂会相赊。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约690年—约751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东川(今四川东部)人,曾任新乡县尉,他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诗风豪放,善于描绘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也擅长抒发离愁别绪和个人抱负,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你酷爱饮酒,也喜欢风竹的清幽,于是选择居住在靠近酒家的地方,你仰天长啸,吟咏的诗句在寒烟中回荡;醉卧月下,琴声在落霞中戛然而止,你才华横溢,在高阳里素有八才之称;你多次被朝廷使者征召,却五次往返而未就官,今天送你离去,请你不要怨恨,待到功成名就之时,我们定会再次相聚。

释义

八才素擅高阳里:指诗人在高阳里(地名)以才华出众著称,被誉为“八才”之一。

五返曾迂使者车:指诗人多次被朝廷使者征召,但五次都未能就官,迂回曲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阳酒徒的嗜酒、吟咏、才华和未就官的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首联点明友人的爱好和居住环境,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颔联通过“啸天吟句”和“醉月琴声”的描绘,展现了友人的才华和豪放不羁的性格,颈联则直接点出友人的才华和未就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惋惜,尾联则以送别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和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颀为送别一位高阳酒徒而作,高阳酒徒在唐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那些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的文人,诗人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也寄托了自己对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反思,在唐代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往往面临着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困境,这首诗也反映了这种社会现实和文人心态。

“八才素擅高阳里,五返曾迂使者车。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