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大地沉浮谁作主,诗人歌哭缘何罪。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问天

大地沉浮谁作主,诗人歌哭缘何罪。全诗是什么?

唐·罗隐

大地沉浮谁作主,诗人歌哭缘何罪?

乾坤混沌难分晓,风雨飘摇易变衰。

壮志未酬心已老,豪情犹在梦难回。

问天不语天无语,独倚危栏泪满腮。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罗隐确切创作此诗的记录。)

作者简介

罗隐(约833年-约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多讽刺现实,对晚唐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译文

大地在沉浮中谁来做主?诗人歌唱或哭泣为何成了罪过?天地混沌不清难以分辨,风雨飘摇中世界容易衰败,壮志未酬心已老去,豪情仍在但梦想难以实现,我问苍天苍天却沉默不语,独自倚靠在危险的栏杆上泪水沾满了双颊。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坎坷的感慨和无奈,首联以“大地沉浮”和“诗人歌哭”为引子,提出谁主宰着大地的沉浮,诗人表达情感为何会成罪的疑问,颔联进一步描绘了世界的混沌和易变,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颈联则表达了诗人个人的壮志未酬和豪情难回的遗憾,尾联以问天不语、独倚危栏泪满腮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绝望。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强烈,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绝望,首联的设问,既是对社会现实的质疑,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颔联的混沌和易变,既是对社会动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颈联的壮志未酬和豪情难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个人的遗憾和无奈,尾联的问天不语和泪满腮,更是将诗人的孤独和绝望推向了高潮,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根据罗隐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罗隐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年代,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一生怀才不遇,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首诗可能反映了罗隐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悲叹和感慨,通过问天不语和独倚危栏泪满腮的形象,也展现了罗隐在困境中的孤独和绝望。

“大地沉浮谁作主,诗人歌哭缘何罪。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