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已换当时主,诗壁空题故友名。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书斋感怀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书斋已换当时主,诗壁空题故友名。
风雨十年人事改,江山依旧暮云平。
窗前竹影摇书案,月下花香入砚屏。
回首前尘如梦影,唯留清韵在心灵。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竹石,笔墨酣畅,意境深远,其一生坎坷,但性格豁达,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和个人情感。
译文
书斋已经换了主人,不再是当年的模样,诗壁上还空留着故友题写的名字,十年的风雨,人事已非,但江山依旧,暮云平铺在天边,窗前竹影摇曳,映照在书案上,月光下花香悄悄飘入砚台旁的屏风,回首往事,如同梦幻一般,只有那份清雅的韵味还留在心灵深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书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首联直接点题,书斋易主,诗壁留名,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颔联进一步渲染这种变迁,风雨十年,人事已改,但自然景色依旧,形成鲜明对比,颈联则通过描绘书斋周围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清韵的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书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叹息,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诗歌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哲理,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对故友的怀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愈发强烈,书斋作为他曾经的创作和生活场所,承载着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情感,当书斋易主、故友已逝时,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