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远闻奠雁结缡日,大好小春红叶天。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奠雁逢春

远闻奠雁结缡日,大好小春红叶天。上一句是什么?

唐·韩偓

远闻奠雁结缡日,大好小春红叶天。

绮阁飘香下太液,琼楼送暖入新烟。

凤箫声断横江暮,鸳瓦光寒渡海年。

吉士牵萝补茅屋,佳人濯锦赋婵娟。

作者及朝代

韩偓,晚唐诗人,生于唐代末期(约公元842年-923年),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此称有争议,因李商隐亦有小李杜之称),又与李商隐并称“韩李”,韩偓才情出众,早年曾得到唐昭宗的赏识,后因卷入宫廷斗争而仕途坎坷,最终隐居而终。

作者简介

韩偓自幼聪颖,十岁便能文,曾随父入蜀,为昭宗所赏识,累迁至中书舍人,后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臣朱温,被迫逃离长安,南奔福建,依附王审知,晚年隐居,以诗酒自娱,其诗作多抒发个人遭遇及时代乱离之感,风格清新绮丽,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远远地听说在举行婚礼的那一天(奠雁:古代婚礼中新郎以雁为贽礼,象征忠贞不渝),正值深秋初冬、红叶满山的美好时节,华丽的楼阁中飘散着香气,仿佛来自皇宫的太液池边;精美的楼阁里送来了温暖的气息,融入了新婚的喜庆之中,横江之上,凤箫的音乐声在暮色中渐渐消散;渡海而来的鸳鸯瓦上,映照着寒冷的月光,吉祥的新郎用藤蔓修补着简陋的茅屋,美丽的新娘则用锦绣般的文辞赞美着这美好的时光。

释义

此诗描绘了新婚之日的喜庆景象,以及新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首联点明时间与环境,以“远闻”引出婚礼的盛况,以“大好小春红叶天”描绘出婚礼举办时的美丽景色,颔联通过“绮阁飘香”、“琼楼送暖”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婚礼的奢华与温馨,颈联则以“凤箫声断”、“鸳瓦光寒”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沉,尾联则转向对新婚夫妇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虽处简陋却充满爱与希望的生活态度。

赏析

韩偓此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新婚之日的喜庆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而浪漫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新婚夫妇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它很可能是韩偓为某对新婚夫妇所作,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爱情的赞美,韩偓一生历经坎坷,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这种感悟也体现在他的诗作中,此诗通过对新婚之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纯真爱情的珍视和赞美。

“远闻奠雁结缡日,大好小春红叶天。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