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试看浮玉山头色,一夜愁云冥濛濛。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试看浮玉山头色,一夜愁云冥濛濛。出自哪首诗?

宋·陈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颔联

试看浮玉山头色,一夜愁云冥濛濛。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他才华横溢,却屡遭打压,一生未得重用,但其著作宏富,涵盖哲学、政治、军事、文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陈亮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主张抗金复国,反对议和妥协,他的思想融合了儒、法、道诸家,强调实用主义,提出“实事实功”的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文学上,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激昂,富有爱国热情。

译文

遥望那浮玉山(可能指某具体山峰,也泛指北方山川)之巅,山色原本青翠,但一夜之间,愁云密布,冥蒙一片,仿佛预示着国家前途的黯淡与忧虑。

释义

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和作者内心的忧虑,浮玉山头色的变化,象征着北方领土(或国家命运)的瞬息万变;一夜愁云冥濛濛,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句诗以景寓情,借自然景象抒发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浮玉山头色”的由明转暗,以及“一夜愁云”的描绘,生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也暗示了南宋朝廷面对外敌入侵时的软弱无力,以及作者对于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使得诗句既具有画面感,又富含深意,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北方金国的侵略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陈亮作为一位坚定的抗金复国论者,对此深感忧虑,此诗即为送别友人章德茂出使金国时所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与期望,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抗金复国的坚定信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国家局势的动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与豪情。

“试看浮玉山头色,一夜愁云冥濛濛。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