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蹀躞共怜骑苑马,逶迤不若听朝鸡。的解释

3个月前 (04-05)诗词赏析5

诗词原文

春日朝会感怀

蹀躞共怜骑苑马,逶迤不若听朝鸡。的解释

唐·王维

朝罢凭阑久,楼高日气微。

蹀躞共怜骑苑马,逶迤不若听朝鸡。

花间双蝶过,柳外数莺啼。

何事闲门客,今朝独掩扉。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右丞集》传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朝会结束后,我久久地倚靠在栏杆旁,高楼之上,日色已微,我们骑着苑中的马匹缓缓行走,相互怜惜这片刻的悠闲,却觉得这样的漫步远不如清晨听那朝鸡报晓来得振奋人心,花间有两只蝴蝶翩翩飞过,柳林外传来几声黄莺的啼鸣,为何今日我这闲居的客人,却独自掩上了门扉,不与外界相扰呢?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参加完朝会后,在楼阁高处凭栏远眺的情景,通过对比骑马归途的悠闲与听朝鸡报晓的振奋,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某种复杂情感,既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又隐含着对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淡淡哀愁,后两句以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赏析

“蹀躞共怜骑苑马,逶迤不若听朝鸡”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享受着骑马归途的悠闲自在;又意识到这种悠闲与朝臣应有的勤勉精神相去甚远,内心不禁生出一丝自责与不甘,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句充满了张力,引人深思。

全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王维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他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后期因政治斗争而屡遭贬谪,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仕途不顺、心情复杂的时期,在参加完朝会后,诗人凭栏远眺,心中既有对朝政的无奈与失望,又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留恋,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促成了此诗的诞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王维在仕途坎坷、人生起伏中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波动。

“蹀躞共怜骑苑马,逶迤不若听朝鸡。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