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亮楼前唯皎月,屈原祠下秖沧波。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夜游怀古
唐·杜牧
庾亮楼前唯皎月,屈原祠下秖沧波。
古来贤俊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七言绝句著称,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在晚唐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庾亮楼前只有皎洁的月光照耀,屈原祠下只见沧浪之水滔滔,自古以来贤良俊才大多寂寞无闻,只有那些善饮之人才能留下他们的名字。
释义
“庾亮楼前唯皎月”描绘了庾亮楼前只有明亮的月光相伴的清冷景象,暗喻贤才的孤独与寂寞;“屈原祠下秖沧波”则通过屈原祠前汹涌的江水,象征了历史长河中贤臣的遭遇与不幸,后两句则直接抒发感慨,指出历史上许多贤俊之士往往默默无闻,而那些善于饮酒、放浪形骸之人反而能够留下名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庾亮楼与屈原祠的夜景,寄托了诗人对古代贤俊之士的深切同情与感慨,前两句以景寓情,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主题,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历史上贤俊之士的遭遇与不公,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与无奈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游历江南期间,当他来到庾亮楼与屈原祠前,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联想到历史上那些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幸的贤俊之士,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慨与同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诗篇,以表达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与批判,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