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愿赐支离不肖身,幅巾田野任天真。上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11)诗词赏析4

诗词原文

病后登快阁

愿赐支离不肖身,幅巾田野任天真。上一句是什么?

宋·黄庭坚

经雨清蝉得尽吟,长风万里送秋阴。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心。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愿赐支离不肖身,幅巾田野任天真。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译文

经过雨水洗礼后的蝉声更加清脆,仿佛能吟尽所有的哀愁;万里长风送来了秋天的阴云,病后饮酒却不知厌倦,梦醒后倚楼凭栏,心中无限感慨,蝴蝶飞过墙去,我疑心春色在邻居家,但愿赐给我一个衰残老病的身躯,让我穿着布衣在田野间度过天真烂漫的岁月。

释义

这首诗是黄庭坚病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及自身境遇的深刻感悟,首联写雨后蝉鸣和秋风送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颔联写自己病后依然喜欢饮酒,但梦醒后却感到无限的心事,颈联以蝴蝶飞过墙去,引出对春色的遐想,暗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尾联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一个衰残的身体,以便在田野间过上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生活的愿望,这实际上是对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病后登楼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尾联“愿赐支离不肖身,幅巾田野任天真”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诗人以“支离不肖身”自喻,既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嘲,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病后登上快阁时所作,当时,黄庭坚因政治上的失意和个人的病痛而心情抑郁,登上快阁后,眼前的自然景象触发了他的思绪,使他产生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深情的诗作,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愿赐支离不肖身,幅巾田野任天真。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

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下一句是什么?

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村行》,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村行》唐·杜牧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低。莺啼燕语报新年,马足龙沙路几千。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