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嵩云得句豪,岂知平地有风涛。的释义
诗词原文
嵩山行
唐·贾岛
醉卧嵩云得句豪,岂知平地有风涛。
梦回松月长吟处,身在烟霞第几重。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未中第,贾岛的诗风以清奇僻苦著称,他善于推敲字句,有“推敲”的典故传世,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炼字铸句,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醉卧在嵩山的云雾之中,灵感迸发,写出了豪迈的诗句,哪里知道平坦的大地上也会有风急浪高的危险呢?梦中回到那松月长吟的地方,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置身于烟霞缭绕的深山中,不知这是第几重境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贾岛在嵩山游历时的情景和心境,首句“醉卧嵩云得句豪”表现了诗人在嵩山云雾中醉卧,灵感突发,创作出豪迈的诗句;次句“岂知平地有风涛”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平地起波澜的感慨;后两句“梦回松月长吟处,身在烟霞第几重”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嵩山美景的留恋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嵩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的游历和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醉卧嵩云得句豪”以豪迈的笔触开篇,表现了诗人醉卧嵩山、灵感迸发的情景;次句“岂知平地有风涛”则笔锋一转,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嵩山美景的留恋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嵩山时所作,嵩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以其雄伟壮丽、文化底蕴深厚而著称,贾岛在游历嵩山时,被其美景所吸引,醉卧山中,灵感迸发,创作出这首诗,诗中通过对嵩山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存在的焦虑和迷茫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