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沙鸥嫌俗驾,背人飞去不回头。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定是沙鸥嫌俗驾,背人飞去不回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苍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悠长,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央,风吹古树发出如晴天之雨的声音,月光照在平整的沙地上,犹如夏夜的清霜,一定是沙鸥嫌弃我这样的俗人驾驶的车马,背着我飞走了,再也不回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淡厌倦,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作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首联和颔联描绘了傍晚时分江楼远眺的壮阔景象,既有海天一色的苍茫,又有万家灯火的温馨,还有银河倒映的奇幻,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颈联通过“晴天雨”和“夏夜霜”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风吹古树和月照平沙的景象,富有诗意和想象力,尾联则以沙鸥背人飞去不回头作结,寓含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楼远眺时所作,当时,诗人或许正面临着一些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而眼前的自然美景则给了他极大的慰藉和启示,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江楼远眺的壮丽景色和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