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故人身披紫绮裘,腰佩宝玦骑胡骝。上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故人身披紫绮裘,腰佩宝玦骑胡骝。上一句是什么?

唐·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醉中香。

故人身披紫绮裘,腰佩宝玦骑胡骝。

作者及朝代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天宝十三年(754)进士,肃宗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作者简介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多写送别酬赠和咏史怀古,善于将史实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唐代文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

译文

在城中,你骑着装饰华丽的骏马,我为你送行,如同当年沈东阳送别友人一般,九月时节,寒露已至,大地一片洁白,而六关之外,秋草已经枯黄,在齐地,你聆听那美妙的歌声,而在鲁地,你沉醉于那甘醇的美酒之中,你身披紫色的绮裘,腰间佩戴着珍贵的宝玦,骑着那矫健的胡骝马,即将踏上归途。

释义

这首诗是韩翃为送别友人鲁使君归郑州而作,诗中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友人的装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故人身披紫绮裘,腰佩宝玦骑胡骝”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友人的形象,展现了其高贵的气质和矫健的英姿。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真挚动人,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友人的形象,将送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色来烘托氛围,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富有感染力。

“故人身披紫绮裘,腰佩宝玦骑胡骝”一句是诗中的亮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人的高贵气质和矫健英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翃在鲁中送别友人鲁使君归郑州时所作,当时,韩翃与鲁使君相交甚厚,两人情谊深厚,在鲁使君即将归乡之际,韩翃写下这首诗以表达送别之情,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故人身披紫绮裘,腰佩宝玦骑胡骝。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