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老夫何足惊人眼,为有猿猴把钓竿。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4-18)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山居

老夫何足惊人眼,为有猿猴把钓竿。下一句是什么?

唐·贯休

老夫何足惊人眼,为有猿猴把钓竿。

山色满庭青入眼,水声终日似鸣弦。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喧。

此地风光无限好,不须惆怅怨流年。

作者简介

贯休,唐代著名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人,七岁出家,一生游历四方,遍访名山古刹,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多抒发隐逸情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贯休还是一位书法家,擅长草书,其书法作品也颇受后人推崇。

译文

我这老夫有什么值得让人惊讶的呢?只是因为这里有猿猴在拿着钓竿垂钓,满庭的山色青翠欲滴,映入眼帘,水声终日潺潺,如同琴弦般悦耳动听,闲暇时,我常在石上观赏流水,兴致来时,便在花间聆听鸟鸣,这里的风光无限好,我不必为流逝的时光而惆怅抱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首句“老夫何足惊人眼,为有猿猴把钓竿”以自嘲的口吻引出,暗示自己虽无奇才异能,但山居生活的情趣却足以引人注意,接下来几句,诗人通过描绘山色、水声、石上观流水、花间听鸟喧等场景,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惬意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的自嘲与后文的描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水声终日似鸣弦”,将水声比作琴弦声,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贯休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诗人厌倦了世俗的喧嚣与纷扰,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宁静的隐逸生活,在这段时期,诗人深入自然,与山水为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美好,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眷恋。

“老夫何足惊人眼,为有猿猴把钓竿。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