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从来诗子多好奇,寒暖又别南北枝。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23)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红梅

从来诗子多好奇,寒暖又别南北枝。出自哪首诗?

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从来诗子多好奇,寒暖又别南北枝。

雪里风前春未透,月明林影淡参差。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十朋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市)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名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出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绘《八贤图》赞颂,乾道七年(1171年),病逝于梅溪,年六十,谥“忠文”,有《梅溪集》等。

译文

桃李不要嫉妒红梅,红梅的姿态天生就与你们不同,它仍保留着雪霜中的姿态,不肯完全绽放成红色,自古以来诗人就多有好奇之心,红梅的寒暖不同,南北枝头的景色也各异,在雪里风中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透露,月光下林影参差,红梅的淡雅之姿更显迷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红梅的独特姿态和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赞美之情,诗中“桃李莫相妒”一句,以桃李为对比,突出了红梅的与众不同;“犹余雪霜态”则描绘了红梅在严寒中仍保持着高洁之姿;“从来诗子多好奇,寒暖又别南北枝”则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生长环境的好奇和欣赏;“雪里风前春未透,月明林影淡参差”则进一步描绘了红梅在雪中风前的淡雅之姿,以及月光下林影的参差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红梅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红梅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质,诗人以桃李为对比,突出了红梅的与众不同,表达了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人也通过描绘红梅的生长环境和姿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红梅的赞美之情,也有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领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十朋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王十朋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通过描绘红梅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期望,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从来诗子多好奇,寒暖又别南北枝”这一名句,但整首诗并非完全围绕这一名句展开,在赏析和解读时,需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来全面理解诗人的意图和情感。

“从来诗子多好奇,寒暖又别南北枝。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