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伯劳东去燕西归,可惜春光相见稀。的解释

5个月前 (04-24)诗词赏析26

诗词原文

东飞伯劳歌

伯劳东去燕西归,可惜春光相见稀。的解释

南朝·宋·萧衍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伯劳东去燕西归,可惜春光相见稀。

作者及朝代

作者:萧衍

朝代:南朝·宋(注:萧衍实际为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但此诗常归于南朝宋的文学范畴中讨论,可能是因历史时期的文学归类习惯,但确切应属南朝梁)

作者简介

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早年任卫将军王俭的东阁祭酒,后入齐明帝萧鸾任雍州刺史幕府,为东阁祭酒,迁户曹属、主簿、记室参军,萧鸾即位后,迁大司马东阁祭酒,转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侍中、卫尉卿,萧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在南朝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伯劳鸟向东飞去,燕子向西飞回,黄姑和织女时常见面,谁家的女儿住在对门,容颜美丽照亮了邻里,南窗北窗挂着明亮的光,罗帷绮帐散发着脂粉的香气,女儿大约十五六岁,窈窕无双,容颜如玉,春天已经过去,花儿随风飘落,只留下可怜的人儿啊,还能和谁一同欣赏这美景呢?伯劳鸟向东飞去,燕子向西归来,可惜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们相见的机会太少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伯劳与燕子的东西分飞,以及一位美丽少女的孤独与哀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相伴的惋惜之情。

赏析

《东飞伯劳歌》以伯劳与燕子的分飞起兴,巧妙地引出了少女青春易逝、孤独无依的主题,诗中通过对少女居住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美貌与气质的赞美,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随着春天的逝去,花儿随风飘落,少女的青春与美丽也如同这春光一般,转瞬即逝,令人不禁感到惋惜,诗人以伯劳与燕子的分飞作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短暂、相聚难得的深刻哲理,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萧衍个人的情感体验有关,作为一位帝王,萧衍虽然拥有无上的权力与地位,但在情感上却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孤独与哀愁,他通过描绘伯劳与燕子的分飞,以及少女的孤独与哀愁,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相聚难得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以及对于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相伴的普遍感慨。

“伯劳东去燕西归,可惜春光相见稀。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