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黄花满把一尊酒,欲话此意非君谁。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4-25)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黄花满把一尊酒,欲话此意非君谁。下一句是什么?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今日何迁次,新秋复欲归。

黄花满把一尊酒,欲话此意非君谁。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钱起诗风清丽,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部分作品较消沉,感伤气息较重,有《钱考功集》。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枝枝连理,一对对鹧鸪在锦翅上比翼齐飞,请问你这次迁往何处?时值新秋大雁南归,手执满把黄菊举杯痛饮,三巡已过,要想倾吐衷肠,除非是你这个老朋友啊!我万里迢迢乘船归向故乡,吹起长笛,抒发我的思乡之情,我的归心只有白鸥能够理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湘江秋景和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黄花满把一尊酒,欲话此意非君谁”一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倾诉衷肠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湘江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斑竹、鹧鸪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诗人以“黄花满把一尊酒”来象征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而“欲话此意非君谁”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倾诉衷肠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在湘江畔遇到南归的雁群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身处异乡,思念故乡和友人,而南归的雁群则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他挥笔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以表达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不顺、漂泊异乡时的孤独和苦闷。

“黄花满把一尊酒,欲话此意非君谁。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