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的释义

10个月前 (12-22)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洛阳陌

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的释义

唐·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上二坊里,惊动洛阳人。

都人回面向天子,一街争看使君来。

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

桃李花向尽,留花度春晖。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其诗作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奔放,风格雄奇,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不仅擅长诗歌,还精通剑术,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才子。

译文

谁家的公子穿着洁白如玉的衣服,驾车渡过天津桥,在东市二坊里赏花时,惊动了整个洛阳城的人,城中的人们都回头望向天子所在的方向,整条街都在争相观看使君的到来,经过多次往返探寻,才终于熟悉了洛阳的道路,此时桃李花已近凋谢,但仍留住花朵,让春光更加灿烂,谁能创作出这样哀怨的曲子呢?莫非是像杞梁妻那样悲痛欲绝的人吧。

释义

本诗描绘了洛阳城的繁华景象和诗人对洛阳路的探寻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城复杂道路的初识和探索过程,也隐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追求。

赏析

“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一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洛阳城的陌生与熟悉过程,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这句诗也寓意着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追求,需要经历多次尝试和挫折,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整首诗通过描绘洛阳城的繁华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洛阳时所作,洛阳作为唐朝的东都,繁华程度仅次于长安,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李白在游历洛阳时,被其繁华景象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洛阳城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