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吾气已衰飒,兹行增惨凄。的释义

9个月前 (12-3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旅夜书怀

吾气已衰飒,兹行增惨凄。的释义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吾气已衰飒,兹行增惨凄。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高耸的桅杆下,我独自乘着夜舟漂泊,星空低垂,映照着辽阔的原野,大江奔流,月光涌动,我的名声难道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吗?官职的失去,大概是因为年老多病吧,如今我的气息已经衰微,这次旅途更增添了几分凄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凄凉,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前两句写景,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后两句抒情,诗人感叹自己的名声并非因文章而显赫,官职的失去则是因为年老多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最后两句“吾气已衰飒,兹行增惨凄”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漂泊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诗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反衬出诗人的渺小与无助,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当时,杜甫因战乱流离失所,生活困顿,身体也日益衰弱,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吾气已衰飒,兹行增惨凄。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