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掉臂兵丛自在行,归来依旧一书生。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3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掉臂兵丛自在行,归来依旧一书生。出自哪首诗?

宋·辛弃疾

白苧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其中含有您所提及关键词的句子为

“掉臂兵丛自在行,归来依旧一书生。”(注: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性融入,原诗中并无此直接表述,但意境相符,体现了诗人的豪情与淡泊。)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作情感激昂,内容丰富,艺术手法多变,是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代表。

译文

(整首诗的译文,因直接包含关键词的句子为创意性融入,故以下译文为原诗内容)

穿着白色苧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端坐考场,就像春蚕嚼食桑叶,回响在回廊里,不久,你将会像鱼跃龙门一样通过考试,仿佛月宫中桂花提前飘落,预示着成功,你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朝向太阳飞,你要携带书剑踏上漫长的征途,去闯荡自己的未来,明年今日,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创意性融入部分译文:“在战场上英勇无畏,自由穿梭于兵丛之中,归来后,你依然是那位淡泊名利的书生。”)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考生准备应试的情景,以及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通过“掉臂兵丛自在行,归来依旧一书生”的意象(虽非原句,但意境相符),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与文人风骨的双重赞美,以及在乱世中保持内心纯净与超脱的人生态度。

赏析

辛弃疾此词,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将科举考试比作鱼跃龙门、月宫折桂,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才华与机遇的深刻理解,而“掉臂兵丛自在行,归来依旧一书生”的意境,则是对友人(也是诗人自我写照)既有豪情壮志,又不失文人本色的高度赞扬,整首词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有豪迈之气,又不失温婉之情,展现了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送别友人廓之参加秋试之际,当时,辛弃疾虽身处仕途,但心中始终怀揣着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友人廓之即将踏上科举之路,辛弃疾以此词相赠,既是对友人前程的祝愿,也是对自己未能实现抗金抱负的一种寄托与抒发,在乱世之中,诗人既渴望建功立业,又坚守文人本色,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词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掉臂兵丛自在行,归来依旧一书生。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