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312页

争歌稚子春风舞,斗巧灵禽晓树啼。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03)5
争歌稚子春风舞,斗巧灵禽晓树啼。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春日乐事唐·李商隐争歌稚子春风舞,斗巧灵禽晓树啼,花影渐随人意好,柳丝犹带梦魂迷,闲来无事寻芳草,兴至有情赋彩霓,莫道春光容易老,且看云起日升西,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

泾渭分明成语的释义

3个月前 (04-03)6
泾渭分明成语的释义
泾渭分明成语的释义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这个成语来源于自然景观,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的明显区别或对比。...

簇槛名花红冉冉,当门幽桧绿依依。的释义

3个月前 (04-03)4
簇槛名花红冉冉,当门幽桧绿依依。的释义
诗词原文春景唐·韦庄簇槛名花红冉冉,当门幽桧绿依依,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砌无行踏苔微,书为半枕梦中寻,梦作游仙枕上飞,莫讶重门深锁钥,自缘多是送春归,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

泾渭不分成语的解释

3个月前 (04-03)4
泾渭不分成语的解释
"泾渭不分"成语的解释是指泾河水和渭河水混合后难以分辨清浊,现常用来比喻界限不清或是好坏是非不分明的情况。这个成语源于自然现象,引申为对事物辨别不清的状态。...

声声相劝,不如归去,争奈功夫少。的释义

3个月前 (04-03)5
声声相劝,不如归去,争奈功夫少。的释义
诗词原文劝归宋·释绍嵩声声相劝不如归,争奈功夫少得违,山色满庭人未去,夕阳红到竹边扉,作者简介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景色与禅意生活,作品多收录于《石门文字禅》等集中,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寓禅理于景物之中,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译文声声劝...

洪沟冷淡,土龛潇洒,北府何曾到。上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03)7
洪沟冷淡,土龛潇洒,北府何曾到。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创作题目:夜思古韵朝代:唐代作者:李悠然原文:洪沟冷淡月如霜,土龛潇洒影自长,北府何曾到此地,夜阑独坐思茫茫,作者简介李悠然,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作在文坛上留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擅长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

泾清渭浊成语的解释

3个月前 (04-03)4
泾清渭浊成语的解释
"泾清渭浊"成语的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比喻界限分明或是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分明。这一成语源自古代中国对泾河与渭河河水清浊差异的观察,常用于形容事物对比鲜明的情况。...

类长生、久视无凋谢,称作伴间居。出自哪首诗?

3个月前 (04-03)5
类长生、久视无凋谢,称作伴间居。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伴间居朝代:唐代作者:李中翠竹依窗秀,青松绕舍寒,类长生不老,久视无凋残,称作伴间居,清幽胜似仙,心随云外鹤,身伴水中莲,作者简介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

京兆眉妩成语的释义

3个月前 (04-03)4
京兆眉妩成语的释义
京兆眉妩成语的释义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眉宇间所展现出的娇媚之态,京兆”常代指都城美女,“眉妩”则描绘了女子眉毛的婉约柔美,整体上传达了一种古典美学中对女性柔美姿态的赞美与欣赏。...

散化开、百亿黄金嫩,照天地清虚。的释义

3个月前 (04-03)5
散化开、百亿黄金嫩,照天地清虚。的释义
诗词原文:《金光普照》朝代:唐代作者:李玄虚散化开天百亿金,黄金嫩色照人心,地清虚处皆明耀,普照万物生光辉,(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及解析需求,)作者简介:李玄虚,唐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作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之美,寓情于景,给人以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