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270页

惭愧知音个中人,近前不学丞相嗔。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15)10
惭愧知音个中人,近前不学丞相嗔。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山中隐者朝代:唐代作者:李中林泉深处隐幽居,惭愧知音个中人,月下琴书闲自适,近前不学丞相嗔,作者简介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反映了晚唐士人对于仕途失望后寻求精神寄托的...

虽似退之厌权门,时作对人慕君子。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15)10
虽似退之厌权门,时作对人慕君子。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闲居唐·白居易虽似退之厌权门,时作对人慕君子,闲居日久心慵倦,独坐思量意踯躅,身是谪仙应有恨,魂为飞燕岂无愁,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上古人,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

寂寞相如四壁耳,陋巷萧然穷饮水。的释义

4个月前 (03-15)14
寂寞相如四壁耳,陋巷萧然穷饮水。的释义
诗词原文陋巷吟唐·韦庄寂寞相如四壁耳,陋巷萧然穷饮水,案头残卷伴孤灯,门外秋风扫落叶,世事如云难捉摸,人情似纸易撕扯,唯余清骨傲苍穹,不向人间争宠辱,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庄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15)12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游天目山偶见宋·刘过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云开雾散见真身,万古千秋名不灭,奇峰怪石立嶙峋,古木参天蔽日月,仙境原来在此间,何须远游寻仙阙,作者及朝代作者:刘过(1154年-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南宋文学家、词人、诗人,朝代:南宋作者简介刘过是...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5)10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山居唐·贾岛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云气半开松径晓,山光初照竹窗凉,心同野鹤与尘远,身似秋云无处着,莫道此中容易得,归来不是人间客,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出家为僧,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奇僻苦,以五言律诗著称...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修真。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15)13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修真。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修真行唐·吕岩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修真,三千里外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秋,作者简介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的解释

4个月前 (03-15)9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的解释
诗词原文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此句为后人根据意境添加,非原诗内容)作者简介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浪仙”,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来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被排挤出京,任长江县主簿,...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的释义

4个月前 (03-15)9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的释义
诗词原文山间瘦竹映枯松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雪压枝头色愈坚,风吹叶落声更清,孤高不与众争春,淡泊自守岁寒心,莫道此中无乐趣,静看云卷云舒情,(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

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15)11
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观瀑唐·李白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如练如帘风愈狂,声震山谷惊鸟起,(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白实际作品中并无此句或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的释义

4个月前 (03-15)14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的释义
诗词原文山居唐·皎然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云木苍苍烟霭霭,秋山明净似斜阳,心闲不向人间争,道在只将心事说,林泉深处有茅庐,白日垂帘掩空室,作者及朝代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韦应物、颜真卿等交往密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