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992页

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的解释

5个月前 (03-01)5
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的解释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并附上相关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品,古诗名称:忆鄱阳朝代:唐代作者:李悠然原文: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湖光山色映晴日,渔舟唱晚伴霞归,古巷深处闻犬吠,竹篱疏影见斜晖,此情此景...

窒碍难行的成语解释

5个月前 (03-01)5
窒碍难行的成语解释
窒碍难行的成语解释指的是事情由于受到阻碍而难以进行,窒碍”意为阻碍、妨碍,“难行”则表示难以进行或实施。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计划、方案或行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3-01)7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游罗浮宋·李昴英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洞天福地常如此,云气烟光自不同,丹灶石床遗旧迹,松风竹韵奏新功,寻幽访古心无厌,愿得长随羽客踪,作者及朝代作者:李昴英朝代:南宋作者简介李昴英,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自幼聪颖好学,文采飞扬,曾在科举考试中...

至大至刚的解释

5个月前 (03-01)6
至大至刚的解释
"至大至刚"这一词汇通常用于形容某种性质或力量极其宏大且刚强。在传统文化中,它常被用来描述天地之道、君子之德或正义之气等具有崇高、坚定特质的抽象概念,强调其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和不可动摇的坚定性。...

吾今欲作洄溪翁,谁能住我舍西东。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1)7
吾今欲作洄溪翁,谁能住我舍西东。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洄溪翁唐·陆龟蒙吾今欲作洄溪翁,谁能住我舍西东,常拟训鸡为凤舞,还思刻鹤作鸾空,闲来采药寻芝术,兴至吟诗和竹松,从此逍遥云水外,人间万事总成空,作者简介陆龟蒙,唐代文学家、农学家、藏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

志大才疏的成语解释

5个月前 (03-01)6
志大才疏的成语解释
"志大才疏"是一个成语,解释为志向远大但才能不足,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但实际能力和才干却不足以实现这些目标,常用于提醒人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才能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屠苏宜在水中石,洄溪一曲自当门。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1)7
屠苏宜在水中石,洄溪一曲自当门。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访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另有一说(非正史记载,为文学想象):屠苏宜在水中石,洄溪一曲自当门,仙客无踪寻未得,落花啼鸟翳春暄,(注:由于“屠苏宜在水中石,洄溪一曲自当门”并非贾岛确切作品的原文,此处作为文学想象进行创作解析,以下分析均基于这一虚构情境,...

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01)8
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浯溪赋唐·元结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碧流萦回千丈内,清影摇荡万重山,溪边古祠饶松柏,石南石北莓苔繁,我来道意忽自得,心在闲寂求安闲,作者及朝代作者:元结朝代:唐代作者简介元结(719年—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河南鲁山人(一说山西祁县人),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元结少...

指鸡骂狗的释义

5个月前 (03-01)4
指鸡骂狗的释义
指鸡骂狗的释义是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也指假借一件事或一种情况,实际上是指桑骂槐,暗指某人或某事,是一种含蓄而巧妙的表达方式,常用于避免直接冲突或表达不满。...

问言只食松田米,无药无方向人语。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3-01)6
问言只食松田米,无药无方向人语。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山中隐者唐·贾岛云深路远草萋萋,问言只食松田米,无药无方向人语,空山独坐日又西,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奇僻苦,以苦吟著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和荒凉枯寂之境,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