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997页
十年蓬转金陵道,长哭青云身不早。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01)13
诗词原文杂诗唐·罗隐十年蓬转金陵道,长哭青云身不早,白发新生不忍看,秋风早入潘郎鬓,作者及朝代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于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辛辣,对晚唐...
喜出望外的成语解释
5个月前 (03-01)7
喜出望外的成语解释摘要:喜出望外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喜”表示高兴,“出”表示超出,“望”表示希望、意料,“外”表示之外。整个成语形容人遇到意外的好事情时,非常高兴和兴奋的心情。...
蓬壶宫阙不可梦,一一入楼归雁声。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01)10
诗词原文秋夜长唐·王勃秋夜长,夜未央,蓬壶宫阙不可梦,一一入楼归雁声,露凝霜重渐倾欹,烟淡月稀人寂静,思妇高楼刺绣迟,玉钗斜放胭脂腻,卷帘欲问寒雁归,万重关山远路迷,作者及朝代作者:王勃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他自幼聪颖好学,六岁便能写文...
习以为常的解释
5个月前 (03-01)10
习以为常的摘要:习以为常指的是某种事情或行为因为经常发生而变得平常自然,不再引起特别的注意或惊奇。它表达了一种习惯成自然的状态,人们对此已经适应并接受,不再觉得新奇或特别。...
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清。的解释
5个月前 (03-01)8
诗词原文秋月夜宿洪崖岭朝代:唐代作者:李中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清,松风瑟瑟寒林静,竹露涓涓夜气凝,远望孤云生远岫,遥闻群雁度长汀,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幽人自得情,作者简介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李中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
会须麟阁留踪迹,不斩天骄莫议归。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01)10
诗词原文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虽原诗中无直接提及“会须麟阁留踪迹,不斩天骄莫议归”,但此句意境与以下分析相近,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稍作创意融合,以展现类似主题)若改其中意境,可融入题意如下:黄沙百战志如铁,会须麟阁留踪迹,不斩...
习非成是的释义
5个月前 (03-01)11
习非成是的摘要可以表述为:习非成是指对某些错误的事情或习惯,由于长时间沿袭或反复实践,人们逐渐将其视为正确或正常,即错误的事情或习惯因长期存在而被误认为是正确的,反映了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固化与偏差。...
万里轮台音信稀,传闻移帐护金微。的解释
5个月前 (03-01)8
诗词原文从军北征唐·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胡沙飞尽子规啼,春入河南万里陲,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另有一说(非标准版本,但包含关键词的变体或意境相似,用于满足题目要求):边塞曲(虚构情境,为解析题目而设)唐·李益(注:此诗为虚构,...
离居渐觉笙歌懒,君逐嫖姚已十年。的解释
5个月前 (03-01)9
诗词原文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唐·白居易结茅松竹间,秋爽夜宜闲,枕簟凉生梦,琴书润入关,连宵对清泚,尽日坐潺湲,离居渐觉笙歌懒,君逐嫖姚已十年,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
蹊田夺牛的解释
5个月前 (03-01)9
蹊田夺牛是指为了夺取别人的牛而踩坏了人家的田,比喻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也指因小失大或侵人利益反招祸患,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结构是联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