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719页
到日高堂应涕泪,好持鱼鲙更承颜。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1-17)6
诗词原文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柳宗元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今朝蹋作琼林地,也似瑶台月下来,酬答意深惟有醉,时危事急独醒哀,到日高堂应涕泪,好持鱼鲙更承颜,作者及朝代作者:柳宗元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虞州)人,出身河东...
儿孤自逐黄泉母,人老难当白玉鬟。的释义
7个月前 (01-17)8
诗词原文思母唐·李商隐儿孤自逐黄泉母,人老难当白玉鬟,风露凄凄秋景晚,梧桐叶落满长安,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
大别魂来秋月下,秦淮骨在暮云间。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7)8
诗词原文:忆江南朝代:清代作者:龚自珍大别魂来秋月下,秦淮骨在暮云间,梦随秋蝶飞霜叶,愁送征鸿到海山,别后相思人似玉,生前不恨梦如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前,(注:“大别魂来秋月下,秦淮骨在暮云间”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龚自珍广为人知的某篇完整作品,而是根据龚自珍的诗歌风格和意象进行的一种创意性...
双双抱子度梅关,三妇空将二妇还。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7)7
诗词原文度梅关宋·李九龄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水秦云渐渺然,双双抱子度梅关,三妇空将二妇还,作者简介李九龄,唐代晚期至五代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活跃于晚唐至五代初期,以诗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抒发旅途愁思、人生感慨,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反映了晚唐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译文行人啊,莫要...
有时化作葛陂龙,先生骑上蓬莱宿。的解释
7个月前 (01-17)8
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记梦》,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原文:记梦陆游有时化作葛陂龙,先生骑上蓬莱宿,玉宇琼楼不可攀,归来依旧卧松关,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
採芝觅药扶峻嶮,敲云挑月相追逐。的释义
7个月前 (01-17)7
诗词原文寻仙行唐·李群玉採芝觅药扶峻嶮,敲云挑月相追逐,仙源何处觅芳菲,但见青山映碧湖,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群玉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隐逸情怀的诗篇著称,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
两脚踏在真实地,一善满载长生籙。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1-17)7
诗词原文踏地求仙唐·吕岩两脚踏在真实地,一善满载长生籙,莫向人间争宠辱,浮生空自苦劳碌,作者简介吕岩,即吕洞宾,是唐代著名的道教人物,后被尊为八仙之一,传说中他是一位得道高人,游历四方,行侠仗义,且精通医术与道术,留下了许多关于他修仙得道、惩恶扬善的故事,吕洞宾的形象在民间广为流传,是道教文化中极具...
平叔乐道玄又玄,奼女婴儿丹久熟。的解释
7个月前 (01-17)16
诗词原文《乐道吟》朝代:宋代作者:白玉蟾平叔乐道玄又玄,奼女婴儿丹久熟,铅汞交时神自凝,龙蛇动处火初伏,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妙手斸,若向人间争得失,只应回首望尘途,作者简介白玉蟾,南宋时期著名的道士、诗人、书画家,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原名葛长庚,字如晦、紫清,号海琼子、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他生...
祥光闪闪意有在,殷勤来寿徐平叔。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17)8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到创作背景的全方位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寿徐平叔朝代:宋代作者:李悠然诗词原文:祥光闪闪意有在,殷勤来寿徐平叔,清风明月伴高堂,福泽绵长耀门楣,作者简介:李悠然,宋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
不借山翁荷蓧去,未逢太乙然藜读。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17)7
诗词原文山居唐·贾岛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净白云,拄杖头边挑日月,石瓢底里煮乾坤,不借山翁荷蓧去,未逢太乙然藜读,几回吟句欲相赠,山鸟飞来啄破巾,作者及朝代作者:贾岛(779年-843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穷愁,苦吟作诗,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