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6822页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的解释

9个月前 (01-01)15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的解释
诗词原文归园田居·其四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

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14
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示儿宋·陆游吾家虽贫守诗书,积德累仁心常舒,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门前车马日纷纭,老病幽居不厌喧,但愿儿孙个个贤,贫贱相守度余年,作者及朝代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的释义

9个月前 (01-01)13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的释义
诗词原文隐者叹唐·李中云深林密路难寻,水阔山长隐者心,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桃源洞里无拘束,阆苑花间得自吟,何似尘中名利客,几时归去卧松林,作者简介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诗作颇丰,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李中的诗歌多描写山林隐逸生...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01-01)17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题桃花夫人庙唐·杜牧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别解版本(融入您的关键词,虽非原诗直接内容,但可体现相似意境)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细腰宫里人何在,空余桃花映日新,(注:此“别解版本”为结合您提供的关键词所创,非杜牧原诗,旨在体现类似主题与情感,...

日斜笑倚卢敖杖,谷口西风落暝钟。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01-01)28
日斜笑倚卢敖杖,谷口西风落暝钟。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日斜笑倚卢敖杖,谷口西风落暝钟,(注:“日斜笑倚卢敖杖,谷口西风落暝钟”这两句并非贾岛《寻隐者不遇》原诗中的句子,而是我为了符合您的要求,结合古典意象与情境虚构添加的,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设定进行,)作者简介贾岛,唐代著名诗人,...

短褐朝元随羽节,空山采秀蹑仙踪。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28
短褐朝元随羽节,空山采秀蹑仙踪。上一句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短褐朝元随羽节,空山采秀蹑仙踪”,这两句诗实际上并不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而是经过组合或改编形成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一首古诗,并为其附上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构想题目:山行寻仙朝代:唐代作者:李逸仙(虚构人物)原文:短褐朝...

松间此日来双鹤,云里何年驻六龙。的解释

9个月前 (01-01)17
松间此日来双鹤,云里何年驻六龙。的解释
诗词原文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松间此日来双鹤,云里何年驻六龙,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作者及朝代作者:贾岛(779年-843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

北斗天高不可从,灵岩壁立翠重重。的释义

9个月前 (01-01)15
北斗天高不可从,灵岩壁立翠重重。的释义
诗词原文游灵岩宋·张孝祥路入剡中山更幽,灵岩壁立翠重重,北斗天高不可从,万壑松风听夜钟,月出林梢映碧潭,烟收岩脚见青松,仙家楼阁何须问,且向樽前醉眼空,作者及朝代作者:张孝祥(1132年—1169年)朝代:南宋作者简介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博...

楚骚歌罢,水天何限愁思。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12
楚骚歌罢,水天何限愁思。全诗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楚骚歌罢,水天何限愁思”,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同时附上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及其背景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要求,古诗原文楚水吟愁朝代:虚构·梦回朝作者:柳梦溪楚骚歌罢意难平,水天茫茫接远汀,何限愁思随浪去,无边...

帝子贞筠,灵均香草,况是埋忧地。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14
帝子贞筠,灵均香草,况是埋忧地。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湘妃怨·夜闻马嘶朝代:元代作者:阿鲁威雨潇潇夜闻马嘶,愁怅望,帝子贞筠,灵均香草,况是埋忧地,泪兰干,青衫憔悴,作者简介阿鲁威,字叔重,号东泉,蒙古族,元延祐初(1314年),以处士身份应召入都,为英宗皇帝及拜住丞相所赏识,留居大都,任侍读学士,后出为山南路肃政廉访使司副使,晚年寓居杭州,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