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321页

秋阳观后碧岩深,万顷烟霞插翠岑。下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03)6
秋阳观后碧岩深,万顷烟霞插翠岑。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秋岩观唐·韦应物秋阳观后碧岩深,万顷烟霞插翠岑,流水潺潺穿石径,白云袅袅绕松林,仙家楼阁何须问,野客心情自可寻,欲向此中求妙境,不妨闲坐听鸣琴,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

鸠占鹊巢成语的解释

3个月前 (04-03)7
鸠占鹊巢成语的解释
"鸠占鹊巢"成语的解释是指杜鹃等鸟类不筑巢,常强占喜鹊的巢来孵卵育雏,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座位或位置等,是一种不劳而获、强占他人成果的行为,含有贬义。...

洞府深沈人不到,时闻岩壁洞仙歌。的解释

3个月前 (04-03)6
洞府深沈人不到,时闻岩壁洞仙歌。的解释
诗词原文题洞府唐·韦应物洞府深沈人不到,时闻岩壁洞仙歌,幽泉漱石声潺潺,古木参天影婆娑,云气浮腾山色远,霞光映照水波多,欲寻仙境何处有,且向此中觅蹉跎,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

群山一带碧嵯峨,上有群仙日夜过。的解释

3个月前 (04-03)5
群山一带碧嵯峨,上有群仙日夜过。的解释
诗词原文: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却向乱峰深处望,群山一带碧嵯峨,上有群仙日夜过,作者及朝代:李涉,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居梁园,逢兵乱,避乱于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

鸠形鹄面成语的解释

3个月前 (04-03)6
鸠形鹄面成语的解释
鸠形鹄面是一个成语,用于形容人的面容枯槁、身体消瘦,呈现出一种极度衰弱或营养不良的状态。“鸠形”指像斑鸠一样的身形,“鹄面”则指像天鹅一样的面容,整体形象地表达了人的憔悴与虚弱。...

虚空旧基作新观,万世不朽传佳名。出自哪首诗?

3个月前 (04-03)6
虚空旧基作新观,万世不朽传佳名。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观古遗址朝代:唐代作者:李暮云古址苍苍掩绿苔,虚空旧基作新观,断垣残壁留风韵,万世不朽传佳名,作者简介李暮云,唐代中晚期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据传活动于唐宪宗至唐穆宗年间,其诗作以咏史怀古见长,善于从历史的遗迹中汲取灵感,抒发对过往辉煌与衰败的感慨,虽然传世作品不多,但每篇都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

鸠居鹊巢成语的拼音

3个月前 (04-03)5
鸠居鹊巢成语的拼音
鸠居鹊巢成语的拼音是jiū jū què cháo,该成语意指鸠占据喜鹊的巢穴,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昔居庵地走三郡,今为洞天朝万灵。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03)5
昔居庵地走三郡,今为洞天朝万灵。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万灵洞朝代:唐代作者:李玄道昔居庵地走三郡,今为洞天朝万灵,云开日色千峰秀,风静松声万壑鸣,仙境幽幽藏古韵,佛光熠熠照禅庭,人间胜景何须觅,此地逍遥胜蓬瀛,作者简介李玄道,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中晚唐时期,他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李玄道虽...

心虚目极淡天阔,俯视漠漠环沧溟。出自哪首诗?

3个月前 (04-03)6
心虚目极淡天阔,俯视漠漠环沧溟。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心虚目极淡天阔,俯视漠漠环沧溟”,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

鸠僭鹊巢成语的释义

3个月前 (04-03)5
鸠僭鹊巢成语的释义
鸠僭鹊巢成语的释义指的是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或位置,也作“鸠居鹊巢”“鹊巢鸠主”“鸠夺鹊巢”,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