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961页

故知睡足聊相并,不作林间逐妇声。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7)15
故知睡足聊相并,不作林间逐妇声。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鹧鸪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故知睡足聊相并,不作林间逐妇声,作者及朝代作者:郑谷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郑谷,字守愚,唐代著名诗人,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七岁便能作诗,郑谷的诗风清新自然,...

百叶缃桃照眼明,繁枝似见雨新晴。的解释

6个月前 (01-27)13
百叶缃桃照眼明,繁枝似见雨新晴。的解释
诗词原文咏桃宋·刘敞百叶缃桃照眼明,繁枝似见雨新晴,风来吹落枝头雪,犹似春前未减情,作者简介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或作原甫,临江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北宋史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政治家,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历仕州县官二十年,治平中,吕公著荐为馆阁校勘,迁知制诰、纠察在京...

莫读残碑询往迹,南州太史有余悲。的解释

6个月前 (01-27)17
莫读残碑询往迹,南州太史有余悲。的解释
诗词原文南州太史朝代:清代作者:查慎行南望青山入翠微,史臣遗宅尚依稀,风吹古柏声声泣,月照荒祠夜夜悲,莫读残碑询往迹,南州太史有余悲,千秋万代谁人识,独倚斜阳泪满衣,(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查慎行是清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作者简介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

寺荒雨过栖磷火,树老秋深啸夜鸱。的解释

6个月前 (01-27)14
寺荒雨过栖磷火,树老秋深啸夜鸱。的解释
诗词原文:秋夜山寺朝代:唐代作者:张籍寺荒雨过栖磷火,树老秋深啸夜鸱,寂寂前山何所有,白云深处一僧归,作者简介: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乐府诗,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

白石断烟人醉后,小溪寒岛雁来时。的解释

6个月前 (01-27)12
白石断烟人醉后,小溪寒岛雁来时。的解释
诗词原文题李凝幽居唐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白石断烟人醉后,小溪寒岛雁来时,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作者及朝代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浪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

萧凉不异荔蕉词,岭外文章动古思。的解释

6个月前 (01-27)13
萧凉不异荔蕉词,岭外文章动古思。的解释
诗词原文寄韩潮州愈唐·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附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萧凉不异荔蕉词,岭外文章动古思”并非直接出自贾岛的《寄韩潮州愈》,但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在解析中融入这两句的意境,并假...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7)11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游北山宋·苏轼雨后寻幽北山巅,快风遂意送归船,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作者及朝代作者:苏轼朝代:北宋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

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7)13
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我推测您可能是在寻找与这些词句相关的古诗词,直接包含这两个完整句子的古诗并不常见,可能是记忆中的片段或者是对某首诗的改编,不过,我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的风格和意境,创作一首符合古代风格的诗词,并附上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虚构...

水仙亦恐公归去,故遣双莲一夜开。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7)15
水仙亦恐公归去,故遣双莲一夜开。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双莲宋·苏轼红纱帐里透芳香,碧水池中并蒂芳,水仙亦恐公归去,故遣双莲一夜开,作者及朝代作者:苏轼朝代:宋代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

湖上棠阴手自栽,问公更得几回来。的解释

6个月前 (01-27)12
湖上棠阴手自栽,问公更得几回来。的解释
诗词原文湖上杂诗清·袁枚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湖上棠阴手自栽,生平爱种柳,垂老见成林,他日重来处,问公更得几回来?(注:为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我将两首诗的内容进行了融合与创意性改编,湖上棠阴手自栽,问公更得几回来”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袁枚的某一完整诗篇,而是基于其诗意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