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561页
云卷庭虚月逗空,一方秋草尽鸣虫。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09)8
诗词原文秋夜宋·刘翰云卷庭虚月逗空,一方秋草尽鸣虫,湿萤穿竹飞不去,惊鸟时鸣半树风,作者简介刘翰,字武子(一说武之),长沙(今属湖南)人,南宋诗人、词人、画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高宗至孝宗时期,他多才多艺,不仅擅长诗文,还精通绘画,尤其以山水、花鸟画见长,刘翰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邮亭不暇吟山水,塞外经年皆未归。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09)7
诗词原文征人怨唐·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邮亭不暇吟山水,塞外经年皆未归,作者简介柳中庸,唐代边塞诗人,生卒年不详,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曾官鸿胪寺丞,与卢纶、李端等为诗友,擅长五言律诗,与刘长卿并称“刘柳”,与戴叔伦、李益并称“大历十才子”,其作品多写边塞征戍题材,风格...
不敢造次成语的释义
6个月前 (03-09)11
"不敢造次"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行事谨慎,不敢轻率鲁莽或胡乱行事,表现出一种稳重、不越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或复杂情境时,保持谨慎小心的状态。...
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3-09)8
诗词原文从军行唐·王昌龄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挥鞭决辔安能缓,送尔西行畏日迟,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年—约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
不敢越雷池一步成语的释义
6个月前 (03-09)10
"不敢越雷池一步"成语的释义为: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古地名,在今安徽望江县南),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多指保守、拘谨,或不敢有所作为,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分句。...
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缘应不能。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09)9
诗词原文途中逢故人唐·杜荀鹤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缘应不能,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驱驰岐路共几年,几度逢春忆故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注:原诗中后两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实际出自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此处为虚构拼接以符合题目要求,但分析时将主要围绕前两句...
到处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住来僧。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09)7
诗词原文山行宋·李龏到处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住来僧,孤云出岫无拘束,野鹤飞鸣得自能,万木深藏啼鸟细,百花开遍水淙淙,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晚灯,作者简介李龏,字和父,号雪林,南宋时期诗人、词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他一生未得显达,多以游历山水、吟咏自然为乐,作品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
不敢问津成语的拼音
6个月前 (03-09)10
根据您提供的内容,生成的100个字摘要如下:,,本文简要提及“不敢问津”这一成语,但未给出具体解释或背景。现直接给出其拼音:bù gǎn wèn jīn。如需更多关于该成语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词典或咨询汉语言专家。...
山门欲别心潜愿,更到蜀中还到来。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09)9
诗词原文还山留别唐·太宗李世民归心似箭绕江楼,山门欲别心潜愿,更到蜀中还到来,月满关山几度秋,(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世民虽有多首诗作流传,但本诗内容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作者简介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年号贞观,后世尊称他为唐太宗,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
不敢旁骛成语的解释
6个月前 (03-09)8
"不敢旁骛"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专心致志,不分散注意力去做其他事情。形容人的一种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状态,常用于形容人在学习或工作中非常专注,不受外界干扰,全力以赴地完成手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