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794页

鞍马劳困成语的释义

5个月前 (03-05)9
鞍马劳困成语的释义
鞍马劳困成语的释义为:形容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形容旅途劳累,形容长途奔波,忙碌劳累至极,也可指人由于长时间骑马奔波而感到疲劳困乏,常用于形容旅途艰辛或工作劳累的状态。...

故国东归泽国遥,曲江晴望忆渔樵。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5)6
故国东归泽国遥,曲江晴望忆渔樵。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晴望唐·温庭筠故国东归泽国遥,曲江晴望忆渔樵,都缘春事风吹尽,为惜杨花雪满桥,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出生于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才思敏捷,文思泉涌,尤其擅长诗词创作,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的诗作风格秾艳精巧,词则更以婉...

不向骊山锁宫殿,可知仙去是明皇。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5)8
不向骊山锁宫殿,可知仙去是明皇。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过华清宫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其四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其五生犀不敢烧,...

鞍马劳倦成语的解释

5个月前 (03-05)7
鞍马劳倦成语的解释
鞍马劳倦成语的解释为:形容旅途劳累,形容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出自元·无名氏《端正好·套数·长亭送别》,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形容旅途奔波,非常疲劳。...

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5)5
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岩桂宋·杨万里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玉屑随风轻散落,金英照日似凝妆,仙姿自是难留住,凡质何由得并芳,欲问秋光谁占断,此花应合在仙乡,作者及朝代作者:杨万里朝代:南宋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

鞍马劳顿成语的拼音

5个月前 (03-05)8
鞍马劳顿成语的拼音
鞍马劳顿成语的拼音是ān mǎ láo dùn。...

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5)5
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渔竿宋·姜夔白头波上白头人,一度渔竿一怆神,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作者及朝代作者: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生于1155年,卒于1221年,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他多才多艺,诗词、散文、音乐、书法无不精通,是南宋文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作者...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成语的释义

5个月前 (03-05)7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成语的释义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这一成语的释义为:形容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战斗或行动,马鞍始终放在马背上,铠甲也始终不离将领的身体,象征着随时准备上阵,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战斗力。...

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3-05)5
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柏林寺南望唐·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补充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用于解析):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注:此句并非郎士元《柏林寺南望》中的原句,而是为了解析关键词“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而特别加入的,用于构建完整的解...

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傍九衢尘。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5)4
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傍九衢尘。上一句是什么?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春日野行》,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春日野行唐·温庭筠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蝶翎朝露冷,蚁穴晓泥多,八水分秦汉,孤云背岳嵩,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傍九衢尘,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